?“針灸”頻頻亮相微短劇“包治百病” 醫生提醒:太夸張,勿模仿!
2025-02-23 21:11:47? ? 來源: 東南網 責任編輯: 夏菁 我來說兩句 |
分享到:
|
集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師林舒婷(東南網記者 李奇 攝) 東南網2月23日訊(本網記者 李霖 陳淼淼 李奇)近年來,微短劇行業高歌猛進,數量激增的同時,題材也愈加多元化。記者注意到,在微短劇中,醫生成為男女主的熱門職業,中醫藥特別是針灸療法更是頻頻亮相,成為塑造人物、推動劇情的關鍵。 今天,我們邀請到廈門市集美區集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師林舒婷,分析微短劇中常見的針灸橋段,科普針灸療法的正確應用。 一針下去可“解毒”“止血”,數針配合還能“包治百病”“延年益壽”……微短劇中,針灸的作用令人嘖嘖稱奇。“這些都是影視劇對針灸的藝術加工。針灸肯定有一定的療效,但不應該被神化。”林舒婷說。 “針灸主要通過調節經絡和氣血來發揮作用,治療效果的顯現因人而異,通常取決于疾病類型、病情輕重、個體差異等。”她表示,對于扭傷、急性疼痛等急性病癥,可能幾次治療就有顯著改善;對于長期頭痛、失眠、慢性胃炎等慢性病,通常需要治療數周、數月甚至更長時間。此外,醫生的技術水平以及患者的體質、生活方式等同樣影響療效。作為我國傳統醫學中極具特色的治療手段,針灸的背后蘊含著深厚的中醫理論,也需要熟練的操作技術提供支持。林舒婷表示,從多部微短劇片段中可以看到,除了夸大診療效果,施針位置錯誤、操作方式不當更是屢見不鮮。 “例如演員口中念著膻中穴,但實際上扎的是內關穴,或者隔著衣服直接施針。”林舒婷說,準確定位和規范操作是確保安全和療效的關鍵,操作不當可能會引發感染、出血、暈針、神經損傷、內臟器官損傷等嚴重后果。 近年來,越來越多影視劇作品為中醫藥提供了舞臺,將鏡頭對準醫務人員群體。有網友評論說,醫生是最容易“穿越”的職業。林舒婷表示,作為一名中醫師,她樂于見到中醫藥這一中華文明的瑰寶被更多人了解、關注,但倍感榮幸、自豪的同時,影視劇對中醫藥的“神化”也令她感到擔憂。 “特別是一些現代劇,演員扮演的醫生經常看似專業,實則錯漏百出。”林舒婷告訴記者,希望微短劇從業者們可以在劇本創作、拍攝過程中精益求精,邀請專業人員參與指導,讓作品更加考究、更加真實。 針灸是一門嚴謹的醫療技術,需要專業的醫師操作,她提醒廣大觀眾,要正確認識針灸,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,切勿盲目自行嘗試。 微短劇針灸畫面截圖 |
相關閱讀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發給好友 【字號 大 中 小】 |